導電塗料存儲時,需將環境濕度控製在40%至70%之間,並通過以下措施實現準確管理:
一、濕度控製的核心目標
防潮防黴:濕度過高會導致導電塗料中的水性成分分層、黴變,或使溶劑型塗料中的金屬導電顆粒(如銀粉、銅粉)氧化鏽蝕,喪失導電性。
防幹裂:濕度過低可能使塗料變幹變脆,影響施工性能和漆膜附著力。
二、濕度控製的具體措施
使用幹燥劑或除濕設備
在存儲區域放置適量的幹燥劑(如矽膠、氯化鈣),吸收空氣中的水分,維持濕度穩定。
若存儲環境濕度持續偏高(如南方梅雨季),需使用除濕機或空調除濕功能,將濕度降至40%~70%範圍內。
密封容器與包裝
導電塗料應存放在密封良好的容器中,避免空氣中的水分滲入。
每次使用後,需立即旋緊容器蓋子,對於罐裝產品,若內蓋為錫紙或塑料膜,開啟後應更換新的密封膜或確保外蓋的密封膠圈完好。
環境隔離與監測
存儲區域應與潮濕環境(如地下室、靠近水源的區域)隔離,避免外部濕氣侵入。
使用溫濕度計實時監測存儲環境的濕度,確保其始終在可控範圍內。
三、濕度控製的配套條件
溫度協同控製
濕度與溫度密切相關,需同時控製存儲溫度在5℃~35℃之間,避免高溫加速溶劑揮發或低溫導致塗料凍結。
例如,若存儲溫度為25℃,濕度應控製在40%~60%之間,以平衡防潮與防幹裂的需求。
通風與防塵管理
存儲區域需保持通風良好,但需避免直接通風導致濕度波動(如避免將除濕機出風口直接對準塗料容器)。
通風可防止揮發性溶劑蒸氣積聚,降低火災和爆炸風險,同時減少濕氣在局部區域的聚集。
定期檢查與記錄
建立儲存台賬,記錄導電塗料的入庫時間、數量、批次及濕度監測數據。
定期檢查塗料容器是否有破損、泄漏現象,以及塗料是否有分層、沉澱、結塊等異常情況。若發現濕度導致的變質跡象,需立即處理。